本报北京12月7日电(记者 邵文杰)随着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,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近几年出现许多新“变数”,给防治工作增加了难度。在昨天召开的全国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会商及防治工作会议上,许多专家呼吁,这一情况亟待引起足够的重视,应采取措施及早应对。
据了解,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特征是经济作物规模化种植面积快速增加,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来农作物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;大棚蔬菜等越冬农作物的大面积种植,使一些害虫一年四季都有了充足的食物源;轮作技术在一些地方被忽视,这都给有害病原菌和害虫种群密度的积累创造了条件。其次,农业结构调整必然带来新品种的引进,一些病虫害随之发生“迁徙”,这也容易造成病虫害的大面积传播。如近几年甜菜夜蛾、白粉虱等害虫危害加剧,主要原因就在于此。
有关专家指出,一些地方在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同时,缺少对病虫害发生的思想准备,一些农业技术部门和农民对病虫害的防治知识缺乏。而为了“治理”病虫害,缺乏技术指导的农民往往选择加大用药量和用药频率,造成防治成本增加、环境污染加剧、一些农作物农药残留超标,病虫害的抗药性增强,从而形成恶性循环。
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防治处处长、高级农艺师朱恩林建议,首先应加强综合防治技术(国际上简称IPM)的推广和普及;加大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技术、微生物农药的推广和应用;提倡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控制技术,通过作物种类、品种的合理布局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;使用诱杀、防虫网等物理治虫措施;严格控制和管理农药,合理使用低毒、高效、低残留农药。其次,要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,尤其是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推广工作。第三,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增加,各地区一定要相应增加病虫害防治的投入,增加病虫害的防治力度。记者了解到,从今年开始,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正和各省合作,计划尽快建立起一个农作物重大病虫综合防治示范网络。
针对目前中西部地区正在进行的退耕还林、退耕还草工作,朱恩林认为,其结构调整也会给一些病虫害的发生创造条件,因此一定不能忽视生物的生态系统建设,有关部门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规划,否则,即使短时期内还林还草成功了,随之而来的病虫害也会将这些成果“吃掉”。